“这个春节,让你最难忘的是什么”?开学第一课,我在电脑这一头,我的学生们在电脑另一头。戴着耳麦,我这样问他们。
“是大年三十,朋友圈致敬的最美逆行者”;
“是疲惫到穿着防护服睡着的一线工作者”;
“是建筑工人争分夺秒鏖战在火神山医院工地不眠不休的身影”;
“是‘网格化’‘地毯式’挨家挨户宣传的社区管理者”;
“是一个7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对医生说要是救不好就留点药给那些年轻人时的那份胸怀”;
“是被救治成功的患者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话语”……
学生们的话匣子被打开了,对于这次疫情,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感悟和感动。学生们非常坚定的表示,很快我们就可以和以往一样“面对面”。经过一段时间与病毒的较量,全国疫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每一个国人都有着必胜的信念:新冠肺炎必将过去,我们终将胜利。这样的自信,来自于强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基础。
我告诉学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新中国七十年来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今天,我们更要发挥这种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一)制度优势:精准施策抗疫情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展现出了高超的驾驭能力和决策能力,发出了“打赢疫情防控”的号召,武汉全面封城,一队队医护工作者逆行驰援武汉,一批批医疗物资抵汉援助,稳物价,抚民心,中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驻点指挥疫情防控,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交通管理,医保和财政部门落实患者救助补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路口、小区设卡检查,层层防、步步控,疫情面前,体现出我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的一系列果断措施,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为全国疫情防控乃至全球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多措并举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越性。
(二)制度优势:全国上下一盘棋
疫情防控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安排,考验的是一个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抗击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以“重灾面前不低头,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斗志,筑起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一次又一次目睹“奇迹”的诞生,一次又一次见证中国的“崛起”。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战期”,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全国31个省份先后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防疫局势。我们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各地各部门协调联动,运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等手段,把各项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摆布。疫情“战期”,既有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本区域防控,也有守望相助、对口驰援的跨区域防控;既有医疗防护用品工厂24小时连轴生产,也有各行各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专业扶助;“左右”联动,“上下”齐心,为疫情防控汇聚了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也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是我们打赢“战疫”的“法宝”。
(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疫情来袭,我们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集中力量群防群控,充分发挥组织动员力,一夜之间,全国14亿人民宅在家,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不串门;集中力量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引导动员力,一夜之间,各种安全防护流行语遍布城市乡村每一条街道,遍布网络大小媒体;集中力量保障“抗疫”,充分发挥保障服务力,一夜之间,“抗疫”成为全国头等大事,所有工作均为防疫工作服务,一夜之间,全国各地几千台机械设备出现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工地,短短十几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建成并投付使用;集中力量凝聚智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力,一夜之间,医务工作者站在了抗疫最前线,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73岁的李兰娟院士也冲在了防疫最前线,各行各业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冲在“战疫一线”,以无比的忠诚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无数志愿者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岗位,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凝聚了智慧和力量,形成了战疫的磅礴力量……这些,无一不是共克时艰,制度优势拼出“生死时速”的生动写照;这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题的具体体现,再次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坚持和完善各种制度,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发挥制度优势,运用制度威力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